作为产品经理,无论方法论有多好、产品流程多规范、产品设计能力有多强,归根到底,需求的判断和萌发,主要都是源自产品感觉。什么样的产品感觉就会发现什么样的需求,做出什么样的产品,决定什么样的命运。
作为互联网从业8年的产品老兵,总结下自己对产品感觉的看法(作者):
1.产品感觉不是拍脑袋,但是必须敢想敢做。
做产品永远是个纠结体、矛盾体,处处都是选择题,也永远充满着未知和挑战。拍脑袋拍对了,就是运气好,拍错了,就慢慢积累了不靠谱的恶名,导致产品开发团队丧失信任感。
但是产品经理是决策者,要敢于拍板,果断决策,嗅觉敏锐。有想法和方案,风险不大就可以上,有一定风险,就可以先做小范围测试或调研。或者A/B测试,灰度测试。
如果相信自己的产品感觉够好,就多拍,多试。如果拍了几次都不行,就好好反省下,别再拍了,再拍不仅拍死了自己,也拍死了团队,拍死了项目。
敢拍,就要敢负责。
2.产品感觉要基于足够多的信息和经验。
乔布斯这样的天才还是很少的。经验和信息量,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失误的风险,提高产品感觉的准确度。
经验,一般是来自常年积累、总结,想方设法去做实验,观察,试错,验证对需求的判断。也可以来自对其他产品的长期观察。比如你觉得新浪微博新版的某个功能或模块做的非常屎,可以跟朋友交流验证你的判断。再比如对某个网站或app整体的感觉,去观察他最终是死是活。
信息,多看看业内资讯,包括数据和动态。
数据,比如艾瑞和易观国际的,可以宏观的把握行业走向;
动态,比如zaker订阅的那些IT频道,可以了解多样化的需求和市场走向;
3.降低风险——不重要又没想明白的事儿不要做;
别拿公司资源当实验田,要对用户负责,对产品负责,每一个决策都可能伤害用户。想不明白的时候,要谨慎。
一般来说要把想不明白的需求定级:重要度、成本、风险。
如果情况复杂,涉及到接口或相关功能的不确定因素,而重要度一般,不能明确的带来产品改进,不管成本高低,都不建议立即执行。没多大好处,没想明白就执行了,不仅做无用功,一旦发生问题,造成返工、用户骂声等,还不如不做。
再牛的产品经理也不都是对的,聪明的产品经理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对这种需求的处理,尽量拆分,把想明白的部分先执行,后面的可以暂时不考虑。举个例子,彩虹公交站牌页面,想在途径站点下面支持显示站点在地图的位置,当前状态如下:
要点击站点名称后,把地图盖在线路站牌下面:
目前的交互是:点击站点名——出现3个按钮(完整的站点名称、地图和闹钟)——点“地图”在下面显示该站点在地图的位置。要看其他站点,需要循环以上步骤。
有点复杂,如果地图出现后,可以点任意站直接在地图切换该站的位置显示就好了!
没错,不过这步没想明白,因为涉及到:用户是否有连续看其他站点未知的需求、交互太多会不会容易有bug,因为同时要考虑返程、关闭地图、滑动站牌、如何让那三个按钮消失、定位刷新等等。
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现在这么做了,达到可用性了,满足了基本需求,再深入,就是锦上添花了。
4.勇于自我否定,坚持产品感觉。
做产品需要不断的跟开发、设计传达需求,经常会遇到开发或设计“挑战需求”或要求打折或更改需求。
这个过程中,要重新评估产品感觉,是否是自己没考虑到,同事的建议是否有值得参考的。如果确实是自己考虑不周,要及时叫停,想明白再实施。
如果确信没问题,非原则性问题、不重要的、怎么做都可以的,就可以按开发和设计的来,难得主动提产品建议和想法,值得鼓励,不能打压,但是负责的依然是产品。
如果是原则性问题,比如影响到产品理念的传达、产品战略方向的走向、重大用户体验。那就必须坚持,做到产品满意为止。不能妥协,觉得设计也挺辛苦的,也有点道理,能凑合用... 你凑合了、妥协了、犹豫了,用户就遭罪了。
产品心里要有杆秤,孰轻孰重要衡量好。举个例子:
公交换乘的地铁口周边信息入口按钮,点击后新页面查看地铁口周边地标和有哪些公交车:
起初的设计时考虑用icon,设计了一个类似搜索的按钮,后来被我强烈建议简单粗暴的显示文字按钮。
因为这个button如果用图标,用户很难想象里面是什么,甚至不会注意到,很少会去点击进行自教育,如果用文字,不管用户需不需要,她都知道我们有这个功能了,清晰直接,虽然难看了点。
这里的原则是:通用菜单的按钮可以用图标,因为大家都这么用,基本都能认识返回、设置、首页等icon,但主界面里面的其他图标,如果是功能传达的或重要button,尽量少用图标,除非也是通用类的,比如留言、转发、收藏、喜欢的icon。
产品感觉,更多的源于多观察、多总结、多试验、多调整。
彩虹公交里的产品里值得推敲的设计很多,有兴趣的同仁,欢迎探讨。